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正确的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原上的山为什么常年有雪?

高原上的山为什么常年有雪?

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正确的是

这个问题真的问得好,曾经记得小时候上地理课,就被这部分内容深深吸引,而随着这些年我这个自驾游地理控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覆地自驾行,面对众多的高山冰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

我们见到高原山上的不是雪,是冰川。

我们自驾车到过青藏高原的都大概知道,高原上四季并不分明,我个人认为在青藏高原上基本只有冷暖两季,而所谓的暖季时间极短 ,在极高的海拔地区即使在夏季气温也极低,常年平均气温在0度左右。去年(18年)八月份,本人自驾车在阿里翻越阿依拉日居山垭口(近5200米海拔)时就遇到雨夹雪的天气。因此,极低温度是常年积雪的条件之一。而能在常年保持低温的另一个条件是高海拔,我们在读地理课的时候,就了解到一个基本常识: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以青藏高原为例,处于中低纬度,青藏高原的雪线应该在5500米海拔左右。因此我们无论什么季节到青藏高原,都会见到山上有雪,但其实那是雪经过漫长时间积累发育而成的冰川。

这就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冰川的形成。(下图为小编去年八月份登上日弄巴冰舌图所处海拔5300米)

高原冰川的形成

冰川分为两大类:大陆冰盖(分布南北极、格陵兰岛);山岳冰川。这里主要阐述山岳冰川,因为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山岳冰川是相对容易接触到的,头条里很多西藏自驾游的朋友相信都体验过了。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受大气环流及印度洋,西太平洋气流影响,每年六七八月,青藏高原上降雨、雪相当充沛,这为高海拔山脉冰川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降水成冰及降雪经漫长的岁月积聚重力压缩,在这些高海拔的地区大量存在,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流动,切削山体,所以我们见到很多的雪山都是峭壁危崖非常壮观的,冰川侵蚀又造成山峰间形成冰蚀谷,谷下成冰碛湖。(下图40冰川)

说到这里,冰川学家曾有一个争议:就是认为青藏高原上曾经是象南极洲一样是覆盖冰帽,据说证据之一就是位于双湖县的普若岗日冰川。但学术界普遍不认可这结论。而普若岗日冰川是冰盖型冰川,除南北极外大陆最大的冰原区。下图亲临算普若岗日冰川

冰川是埋藏青藏高原气候地质演变DNA的载体

2018年八月,小编自驾车到达位于然乌与察隅界山的日弄巴冰川探险(见本人之前头条视频),在攀登该冰川时发现,有关部门设置了不少的监测仪器在冰川上,而据查阅相关资料显示,中科院曾在此冰川上采集巨型冰体内的“冰芯”信息(古空气、冰亏层分布等)用以科学研究,分析相关地区的气候、地质演变过程。所以小编斗胆说冰川是地质气候DNA的载体。(下图日弄巴冰川。由于溶化冰亏层下露出幽蓝的冰体)

总结

问题答到这里,我不知道对提问者是否有作用,但这些阐述是小编这些年来多次自驾车进青藏高原对冰川的认识看法,至于正确与否,还敬请各位大神多多发表意见,小编将不胜感激。@远影观世界 @Jeep中国站 @中国国家地理 @元宝爸爸爱旅行 @开着吉普去探险 @辛花路放4455 @地理纵横 @地理大叔 @老老王谈摄影 @君度2025 @超哥爱旅行 @zhouhh绿洲

谢谢邀请,在地球上常年有积雪的区域称为冰川,也就是多年积雪量大于消融量的地区。冰川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常见,因为冰川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分别是温度条件和降雪条件。气候过于干旱,降水(雪)稀少的地区,也很难有冰川存在。

温度是保证有冰川存在的重要条件,必须要能够维持全年的低温环境,从而保证冰雪不会完全融化。在地球上能够满足低温条件的地区只有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高纬度地区也就是两极地区,地处寒带,气温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分布有全球最多的大陆冰川

高海拔地区,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对流层大气气温不断下降,大概每升高1千米气温就会下降6℃,所以通常那些高山的山顶上都有冰川分布,称为山岳冰川。所以,并不是高原上的山上有常年积雪,而是这座山要本身足够高,比如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那些山脉,山顶多被冰川覆盖,而内蒙古高原上的山脉,如阴山山脉上就没有冰川。所以,海拔才是绝对冰川分布的关键因素,当然纬度越高,山脉所需要的海拔越低。

高原上的山为什么常年有雪?

首先,小编提一下质疑,不论平地上的山峰,还是高原上的山峰,只要超过雪线的位置,就会有冰雪,毋庸置疑。在高原上,即使海拔高度超不过雪线的分界点,山峰上也不会有冰雪的。

世界上高原,上峰众多。比如我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超过7350米,的山峰有110多座,不用多想,每个上峰上肯定会有积雪。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地处热带,平均海拔300-1500米之间。劳伦琴低高原位于北美洲大陆东北部,五大湖-圣劳伦斯河以北,将近500万平方公里左右,海拔200-450米,试想位于劳伦琴低高原上的山脉,如果达不到当地雪线分界点,上山会有冰雪吗?答案是肯定不会有。

山峰顶上有没有冰雪覆盖,是要有条件的。地理上讲在对流层,距离地面10到12公里的高度,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这是有根据的。不管纬度高低 ,这是因为山愈高,空气愈稀薄,太阳照射来的热量容易散失,到了一定高度,气温就会降到摄氏0 度以下,冰雪终年不化,处于这个高度的界线,叫做雪线。愈是靠近两极,雪线的位置愈低,因为当地的气温本来就比较冷;而在低纬度的热带,雪线的位置就高许多,在山顶上堆满冰雪以后,阳光照射到这里,由于冰雪表面反射阳光的作用强,一般能够反射50%以上的光热,大部分的热量反射掉了,使这里气温降低 ,冰雪不易融化。所以在那些高度超过雪线的山顶上,终年积雪,有永久性冰川覆盖。像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美洲巨人”阿空加瓜山;大洋洲的查亚峰;北美洲阿拉斯加山脉的麦金利山;欧洲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士山;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等,这些山脉都是常年山顶积雪,随纬度的升高,雪线垂直下降。比如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北坡大约6000米左右,南坡约为5500米。而厄尔普鲁士山的雪线,北坡在海拔3200米,南坡则在3500米。更有甚者,北美洲的麦金利山雪线,海拔仅1830米。但这些山峰不一定都在高原之上,有的也在平原,但是山顶也是常年积雪。因此,上峰有无冰雪覆盖,一是看温度,二是气候,三是看纬度,四是看山峰高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明白了吗?有何意见或建议请提出,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环境监测中采集降雪的描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方案(环境监测控制)
下一篇: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自查,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自查报告

相关资讯